close

花婆婆

文章屬性:整理 2010年4月花路米叔叔和慧慧與曼曼因再次閱讀"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繪本,而發現了公視之前有"跟書去旅行"節目,特此與大家分享相關系列繪本(含豐富的多媒體哦!)

書名︰ 花婆婆

出版社︰ 三之三文化

作者︰文圖/芭芭拉‧庫尼

譯者︰方素珍

類別︰ 夢想未來美麗行動

繪本簡介:

"花婆婆"的爺爺旅行過很多地方,花婆婆小時後就希望能夠像爺爺一樣旅行過很多地方、老的時候住在海邊的房子裡。爺爺告訴她別忘了做第三件事情,就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一件令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雖然她不知道那是什麼。
最後當她年紀大了、旅行過很多地方,最後因為生病也在海邊的房子住下來,有天她卻發現她之前隨手灑的魯冰花種子,居然全部開出美麗的花,
於是她買了一包一包的魯冰花種子,一邊散步,一邊把種子灑在每一個角落。
第二年春天,整個小鎮都開滿了美麗的魯冰花!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書去旅行吧!!

 

她做到了她答應爺爺的三件事,現今社會由於少子化的現象非常普遍,也造成孩童自我觀念較重,缺乏為他人服務的精神,花婆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相當好的典範,除了讓小朋友學習如何在追求自我和服務他人之間取得平衡之外, 也可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以及具有世界觀的胸襟 喔 。

另外,也邀請到了 '寶島行善團'的吳海燕阿姨,上節目一同分享她是使用什麼方法讓世界變的更美麗。

 其實台灣也有"花婆婆"哦!

花路米愛說話:花路米叔叔在84年上尉時,曾告訴部屬雖然兼善天下不容易,但在獨善其身之餘,我們還可以用自己的一點心力,影響週遭的人,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現在看來,很多人都願意這麼做,真是歡喜!大家也一起來影響下一代吧!花路米叔叔目前用部落格讓世界更美麗哦!

晨光故事運用

館藏查詢:高雄市立圖書館      ==>     共5本   <==請點左邊

來不及借閱繪本可以先看投影片==> (線上看)下載  <==請點左邊

 f_G1.jpg

 繪本以一個小女孩(第一人稱)來描述花婆婆的生命故事。花婆婆是小女孩的姨婆。當花婆婆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叫作艾莉絲,住在一個靠海的小鎮上。她的爺爺開一間藝品店,她偶爾會幫爺爺的忙。晚上,艾莉絲常坐在她爺爺的腿上聽他講遠方的故事。艾莉絲心生嚮往,長大以後也想像爺爺一樣到遠方旅行,還有,老了之後,要住在海邊。爺爺笑著請艾莉絲長大以後要記得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 
f_G2.jpg 

 除了書本內容可參考投影片外,這本書提到環保觀念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也提到『行動力』,把愛地球的心,化為行動,讓世界更美麗。花婆婆小時候,先是讀書上學,培養自己的能力,長大之後,她去圖書館服務人群的同時,她也為自己的夢想預備。她四處旅行,認識世界,親近自然,接觸不同的人文社會,結交難忘的好朋友。然後,她為這世界做了一件她能做到的事情,撒下花種子,讓世界更美麗。這世界豐富了她的生命,她也回饋了這世界。

f_G3.jpg

  花路米覺得這繪本很豐富。它包含了溫馨美好的祖孫情,也觸及了夢想:除了花婆婆從小就有自己的夢想外,她爺爺也微笑請求她答應做一件讓世界購美麗的事。f_G4.jpg

 除此之外,這繪本也包含美好生命感染力與傳承:她的爺爺愛她,也教她愛世界,長大後花婆婆愛孩子們也教孩子們愛這世界。『環保愛地球、讓世界更美麗』要世世代代相傳。 

f_G5.jpg

   這本繪本並沒有用命令的方式,也不用要求的口吻,而是用一個生命的故事來演示;所提及的並非一個遙不可及到需要偉大優秀的人才能做到,而是常人能做得到的事。這容易讓讀者獲得鼓舞並帶著希望以及動力,去思索自己如何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

 f_G6.jpg

  這本繪本亦提了一個邀請,邀請讀者除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之外,許下一個讓世界更美麗的心願,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去完成它。

  『如何做一件事讓世界更美麗是一個開放性的邀請,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為這世界做一件不一樣的事,但是都是可以讓這世界更美麗的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是花婆婆在做這件事時的心態是以快樂的心情,不是以犧牲的態度來完成的。

 f_G7.jpg
 《花婆婆》是一本溫暖、明亮而且美麗的繪本。每個跨頁,畫家用一個大圖,來表達故事的場景,再搭配小巧的圖來相互搭襯。例如:盧小姐工作的圖書館是大圖,清楚呈現圖書館內書籍的擺設、書桌、閱讀的民眾、找書的民眾,以及盧小姐正拿書給需要的人,小圖則是畫出圖書館的外觀,以及盧小姐自己也借書回去閱讀。
  花婆婆的爺爺講故事給她聽時所在的客廳的壁畫和花婆婆講故事給孩子們聽時所在的客廳的壁畫是相同的。暗示著一代代的傳承。還有,繪本中花婆婆的居家四周是越來越漂亮。花婆婆剛住進海邊的房子時,戶外是一片的枯黃。即便到了春天,花婆婆散步的山坡小徑,也只是野草叢生的一片綠而已,經過花婆婆邊散步邊撒下魯冰花的種子之後,整個村莊、山坡、小徑、公路兩旁,到處都有藍色的、粉紅色的、紫色的魯冰花盛開,讓讀者真正感受到世界變得美麗了。 


問題與討論

問題一、主角艾莉絲(花婆婆)聽了她爺爺的故事後,她有什麼願望?她爺爺又跟她說了什麼?


問題二、花婆婆一生做了什麼事?


問題三、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沿路灑種子,你會有什麼想法?


問題四、你覺得花婆婆算是有做到她答應她爺爺的第三件事嗎?


問題四、你覺得「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會很困難嗎?花婆婆怎麼做?

延伸活動

活動一、尋找老故事

請訪問一位長輩請他說一說他自己的故事以便進行活動二。


活動二、中、高年級:傳記作文(低年級:講故事)

透過花婆婆這繪本來介紹傳記作文的寫法,透過特殊事蹟或影響最深的事情並描述背景、時間、地點等。

仿照「花婆婆」一書以自述方式來改寫,撰寫人物可用活動一訪問的長輩來描述。


活動三、做一件讓班級更美麗的事

花婆婆為整個城鎮撒種子,讓整各城鎮開滿美麗的魯冰花,讓大家享受分享到,這就是「貢獻」,不一定要做出偉大的事情、賺很多的錢。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貢獻給班級呢?(例如、安靜、整理環境…等)讓大家來做一件讓班級更美麗的事!

 

看看別人的"花婆婆"故事現場   煙嵐雲岫

本書的可用教案資源【共讀一本書(天下)】 

 

 

關連經典--盍各言爾志、兼善天下

盍各言爾志
  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也長篇》
    有一天,顏淵和子路兩位學生陪著孔子。孔子看兩人靜靜地不說話,只好打開話匣說:「你們何不談談自己的心願呢?」子路先開口答說:「我願意把自己的車子、馬匹、穿的皮衣,和朋友共用,就是用破損了,也不覺遺憾!」顏淵說:「我希望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張揚自己的功勞。」子路說:「很想聽聽老師的心願。」孔子說:「願老年人生活安樂,朋友互相信賴,年少的得到關懷!」
    由於孔子師生三人的心願,可以看出聖賢的氣象有大小之別。
    子路志向較小,只想到拿自己的財物,與朋友分享,物質上無所吝惜。顏淵略勝一籌,願意將自己的能力、功勞,與朋友分享,精神上不矜持。他們兩人希望朋友間能有通財之義,能不爭功諉過,這是追求孔子所謂「朋友信之」的理想而已!而孔子卻不祇有「朋友信之」一項願望。
    在子路的語氣中,似乎對自己車馬衣裘的物質生活條件,頗有些自負;在顏淵,則似乎對自己的才能與貢獻,也頗有些自負,念念於自己之所有,此二子之所以為小。而孔子在抒發懷抱時,完全忘了自我,此聖人之所以為大。
    子路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的財物,固然也是一種美德,但一個人究竟有多少財物可與人分享呢?這還不是有限的很。孔子說:「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雍也篇》即使是濟貧,個人的財力也是有限的。顏淵祇求自己在朋友不誇能貪功而已。但是憑一人之能力與貢獻,到底還是有限。如果能與人為善,集合群體的力量,群策群力,豈不更好?
    孔子的心願便極宏大。他不計較自己有多少財力,也不顧慮自己有多大才能,他有一個願望,願天下人都能幸福的生活。個人物質上的得失,精神上的毀譽,早已不放在心上,所以既沒有敝之而憾或無憾的煩惱,也沒有伐善不伐善、施勞不施勞的顧慮。孔子這種置個人於度外的胸襟,以及民胞物與、關懷天下的氣魄,真乃天地之氣象。所以《中庸》盛讚孔子「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盍各言爾志」這一章,可以和孔子另一段話參看。
  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淂。

                ─《論語‧季氏篇》

    年少時,情緒未定,情感未有安頓,容易縱情聲色,所以孔子希望青少年能多得到一些關愛,情感上有所滿足,這是青少年的幸福。中年時,精力旺盛,為家庭與事業,充滿鬥志,但往往為求成功,不擇手段;即使朋友間,在利害關頭,也難免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所以孔子希望中年朋友間能講求信義,互相信賴,以真誠合作代替惡性競爭。這是中年人幸福的所在。至於老年人,身心衰退,在情感生活、朋友交往、事業成就各方面,總是失多於淂。於是生活上往往患得患失,抱緊既得利益不放,以增加安全感。所以孔子希望老年人,不要太計較得失,能頤養天年,生活安樂,這是老年人的幸福。

    也許有人懷疑,這麼大的心願,孔子是不是能完全實現呢?其實,每個人對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就可以了。人生有限,誰能做得完完全全、無所遺憾呢?對「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來說,「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篇》。孟子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孟子‧離婁篇‧下》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固然是聖人懷抱,但夏禹雖勤治洪水,難保天下無溺水之人;后稷雖勤勸農耕,也難保天下無飢餓之民。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篇》只要心中有此一「欲」,就是仁人胸懷,聖人也不過盡力為之而已。《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這些「欲」豈不也是聖賢心願!但孔子治國不成,更未能平天下,這並不足以否定其為聖人。宋儒張橫渠說得好:「聖人,人也。人則有限,是誠不能盡道也。聖人之心則直欲盡道,是則安能得盡?」《張載集‧語錄》

    如果孔子自認這麼大的心願,他自己一個人在有生之年就可實現,這又把天下事當作自己一人之事,這是突顯己能的英雄氣概,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論語‧泰伯篇》的聖賢氣象了。英雄氣概,難免急迫求功,甚至為達目的,剛愎自用,不擇手段,或者枉尺直尋,與現實妥協。而真正的聖賢,則進退合度,氣度從容,「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論語‧季氏篇》因此所思者大,所見者遠,不急一時之名,不邀一世之功,所以無弊。

    這「盍各言爾志」章,又可與〈先進篇〉「吾與點也」一章參看。在那一章,孔子頗稱許曾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人生境界和社會理想。曾點也表現了毋意、毋我的雍熙氣象。但能常常這般春遊的,到底是年輕人,中年人為家庭、事業兩頭忙;老年人又年老體衰,行動不便。所以曾點的「春遊圖」中,祇有冠者、童子合起來不過十二、三人而已。曾點似乎只直接想到孔子所謂「少者懷之」的理想而已!其志雖高遠,卻不切實周遍。孟子說曾點是「孔子之所謂狂矣」〈盡心篇‧下〉,此言甚是。曾點之狂,與孔子中道而立,畢竟還有段距離。

    當然,曾點所描繪的,也可說是儒家大同世界的局部理想,但即使是局部理想,也委實非少數人憑空張狂可以到達,無怪乎孔子要「喟然」而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袖清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