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教養情】獨立與扶持之間   家長愛的分享(讀後感)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然如何拿捏,是門有智慧的藝術,著實不易~

  在異子而教的情境中,身為荒野協會親子團導引員或教育志工的我,可以適切放手與扶持,但在帶自己的孩子方面,有時就沒有那麼得宜了~

  在不當的[放手]方面:也許我們理當思考有時候"熟不居禮"是否允當~因為過熟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應該可以自己來,而以[上次已經教過你了,你應該會了,你自己去做...]之云爾,來要求孩子還沒養成新習慣的事,他真的就做得到嗎?在[行為改變技術]中曾提到一個變動後的習慣養成至少要花連續21次,才能有所成效,我們是否有時會忘了這事而超之過急~而沒有給與孩子適切的扶持,一不小可能便會傷了孩子的心、壞了孩子的自信~殊值戒慎 !

  另外就不當的扶持方面,文中提及:[華人當孩子遇到的問題,得以迅速獲得解決,但是父母剝奪了孩子探索、玩味、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最明顯的事例,便是很多家長幫孩子作自然、社會類跨領域功課,如中、小學科展最為嚴重(最後大部份變成[家長科展]),雖然孩子有一時的名聲(家長亦得到滿足的虛榮),殊不知這種[自我主動學習與行動]的能力訓練,對孩子的未來是多麼重要的啊!~

     幾年前印度河濱國小校長,發起的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2009年已蔓延到台灣了,這類活動可以同時讓孩子有獨立自主行動的機會,也讓家、師長學習適切的放手與扶持~

   放手的部份在於相這孩子能有所創意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荒野親子團~小孩當家1

    扶持的部份,在於當孩子遇到瓶頸、遇到困境,不知所措時,適切地導引他釣魚的方法,給他釣魚的工具:用啟發式問題、技巧來導引孩子[發散]思考,從眾多不同的面向去思考問題背後可能根本的原因為何~...再適切的帶領孩子作[收斂]式的思考方法把腦力激盪出的各種解決方法收攏,每天不斷的運用[發散]、[收斂]模式來導引孩子,同時把問題和解決方法決定權,留給孩子,不要急著給孩子答案,最後才帶著孩子真正去實現這些解決方法~如此,孩子才能把學習成長關聯到自己,才有用好玩的心情,事關於己的態度面對挑戰~
 

  我在上學期晨光時間的經典故事是講:[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剛好也可以用在這兒~家長若貪快,或只看到好成效而越俎代勞,那不難得知~孩子不但沒成長,凡事依賴等待,難道這是我們要的嗎?

  即便是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仍是重要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袖清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