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讀4本書不是難事        除了學知識,更要會「求知術」

你不笨,只是用錯學習方法!

資料來源:2009年9月號 Career雜誌http://www.career.com.tw/

學習沒成效,不是你領悟力差,而是用錯方法。讀書,不只是學知識,更要學「求知術」,亦即「學習如何學習」,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招」學習方式。撰文◎陳玉婷 

在心理學領域,記憶與學習一直是熱門課題。如何設計一套方法,才能有效增強記憶與學習,吸引許多研究者投入。而這幾年坊間也出現「學習如何學習」的書籍,很多人疑惑,難道「求知術」也需要學習嗎?

台大化工系教授呂宗昕指出,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人們最常見的迷思,就是只重視學習的「內容」,不重視學習「方法」。其實每個人的讀書習慣、思考與記憶方法各有不同,學習「求知術」,就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招」學習方式。

學習,絕非只有單一模式
人隨時隨地的都在學習,舉凡讀書上課,閱讀雜誌,看電視電影、旅行,乃至於跟朋友聊天,都是學習的一部份。有人偏好視覺學習,有人偏好聽覺,也有人適合親身體驗,每個人的學習模式,都自成一格。 

《學習如何學習》作者安德烈吉爾丹,將學習模式分為3大類型,包括視覺式、聽覺式、動感式:

◆「視覺式」學習型的人,會將所學內容建構成一些影像。他們習慣以概略方式了解主題,直攻重點而忽略細節,學習時必須加強組能力。

◆「聽覺式」學習型的人,必須唸出聲音才容易記住,他們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分析主題,但較無法掌握主題的整體性,因此必須訓練「整體觀」。

◆「動感式」學習型的人,習慣賦予文字某些情感,也喜歡舞動身體,通常他們得先找到某些感覺,才能抓住訊息。

而學習方法也並非只有一種。 「接收式學習」,是由學習者接收訊息傳達者的訊息,並記錄下來;「制約式學習」是經由條件制約或訓練加以學習;「建構式學習」是依據個人興趣主動發掘、摸索,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解構式學習」則是藉由瓦解舊知識來建立新知,「破」與「立」同步進行。

了解自己的學習傾向,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為了增強學習力,不少專家學者投入學習方法的研究。以下介紹幾個實用的方法:

槓桿式學習術

著有《 型人》的台大教授呂宗昕提出「槓桿式學習數」,這是一種以小博大的學習法,特別適合用於第二專長的學習,可有效縮短學習時間。主要方法包括: 

◆從第一專長相近的領域學起,以既有知識作為助力,跨進新的領域。因為第二領域與第一領域有部分重疊,因此可以大膽跳過第二領域的基礎過程,直搗其核心課程,將時間一用再較陌生的科目。 

◆攻讀核心科目的經典著作,徹底讀通一本大師著作,遠勝過讀一堆泛泛之作。 

◆善用 80 / 20 法則,一本書80% 價值集中在20% 頁數中,精讀這20% 的頁數,可以省下80% 的時間。 

◆學習第二專長,是為了滿足職場工作需求,因此不必按照學校制式規定來修習,可挑選有利於目前工作與未來求職的科目先學習。 

Master學習法

《學習地圖》書中提出「Master學習法」,6大步驟包括 

M ind , A cquiring , S earching , T riggering , E xhibit , R eflecting 。 
ind 是指 Getting in the Right State of Mind ,採用正確的學習心態。正面快樂的學習,適任何快速學習法的「正確心態」。 

cquiring 是指 Acquiring the information ,有效的在汪祥資訊大海中找出所要的資訊。 

earching 是指 Acquiring Out the Meaning ,從所學的資訊中找出意義,而不是死記資料。 

● riggering 是指 Triggering the Memory ,啟動記憶,人的記憶空間很大,但一般人不會使用良好記憶方式,以致浪費了高容量的記憶空間。 

xhibit 是指 Exhibit What You Know ,學完後透過邏輯性的整哩,將所學成果發表展現出來。 

eflecting 是指 Reflecting on How You Have Learned ,反省學習過程,對自己學習效果及學習方法的運用,經常性的評量檢討。 

 0121-1.jpg 

心智繪圖法

筆記,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工具,筆記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因此,學習大師東尼‧布任 (Tony Buzan) ,發明了符合頭腦思考方式的「心智繪圖」筆記法。

大腦思考是放射性的,有點類似「超文件聯結」。一般人都常用的條列式筆記,並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以致大腦會排斥所學的東西。「心智繪圖」筆記法則不然,它是以圖像為主體,以一個主題作為核心點,向外進行擴散性連結。為強化筆記的生動、視覺意象、關鍵字、連結枝幹線來做紀錄。

在心智繪圖中,每一個主題形成一個中心圖像,穿插大小不同字體的關鍵字,所有的圖像與文字,都運用豐富的色彩。而每個圖像之間,則以樹狀線進行連結,用箭頭標示彼此的關連性。(見附圖)

此種圖像化的筆記,除了有助於強化記憶,還可引發諸多聯想,增強想像力,不過,為求簡單明顯起見,一個畫面最好不要超過 7~10 個主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與記憶模式,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心智繪圖,而不再是用傳統條列式的筆記。 

讓記憶力突飛猛進

面對與日俱增的資訊,要記得的事情越來越多。有些人偏好圖像記憶,像是呂宗昕就擅長將複雜的科學公式,利用圖像化方式理解記憶;也有人愛用編成故事情節的方式來幫助記憶。 

安德烈吉爾丹表示,我們的大腦會不斷「分解」過去的回憶或資訊,再依據我們當前所遇到需要處理的難題,將這些記憶或資訊片段,以不同的方式重整。但我們運用的部分卻非常小。無論用何種方式記憶都要知道: 

●記憶並非死記 

●人的記憶空間是無限大的 

●睡覺時人在持續記憶 

●任何年齡都可以訓練記憶力 

●記憶的方式並非只有一種 

培養關鍵自學力-資訊處理能力

在網路時代,資訊的蒐集與處理,是關鍵的自學力。安德列古爾丹認為,每個人都有具備下列能力: 

●確定自己究竟需要哪些資訊? 

●知道到哪裡找資訊,該用什麼方式去搜尋資料。 

●懂得如何篩選想要的文件。 

●學會速讀,快速掌握文件內容。 

●懂得如何擷取資訊重點,要會做筆記。 

面對汪洋大海般的網路資訊,找到好的「連結點」很重要。通常一個好的專業網站,會連結到其他有價值的參考網站,像是醫生出身的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當初自學投資理財時,就事先找這些第一流的網站,再利用相關聯結,按圖索驥發掘出更多優質網站。 

綠角提醒,網站內容正確性與品質很難把關,所以一定要有「資訊分析」能力,並且抱持批判態度,絕不可人云亦云。 

學習如何學習

持續學習,就是投資自己的最佳方式。但我們不只是學習知識,更要學習「求知術」,亦即「學習如何學習」,才能進一步選擇、吸收、運用、萃取、傳播、創新知識。 

☆增強記憶力小撇步☆
■嘗試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學習一件事,例如用製作圖表方式讀一本書,或用看紀錄片的方式瞭解一本書
■儘量串連起不同堂課的關聯性
■針對學習主題,從事一些課外活動,多元化地刺激大腦
資料來源:《學習如何學習》,商周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袖清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