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曼曼去榮華幼稚園玩,剛好看到學校在教這首可以"反求諸己"的好音樂:【幸福的臉】(100/5/21 PO文推薦)~真是高興!
是啊,當下社會(世態)炎涼,人們普遍習於人云亦云,要求他人該如何如何,確沒有用相同的道德、處世標準律己,這樣的價值觀值得"被"匡正的,那麼大家可以從自身與孩子身上著手吧!音樂可以洗濯心靈,好音樂更有加乘效果~朋友,你今天聽音樂了沒?!
這幾年來,我見過不少人,當他們自個兒碰上危難、困難且無助之時,總是抱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媒體亦然~
知道嗎:這觀念,就像時下有許多的家長,總認為把小孩教好是學校、政府的事情,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要負責把小孩丟給學校去教就好了是一樣的荒謬的。
要知道,對於一個人的教育與人格養成方面,家庭教育絕對來的比學校教育還要重要,且家長的身教也絕對比言教還來的重要!
要不然的話,試問:一個成天賭博跟菸酒不離身的父母,該如何去教育他的孩子[ 賭博、抽菸和喝酒 ] 都是不好的行為?易地而處,換作是你的話,有這種父母,他說的話你會聽嗎?你會信嗎?這父母的話在孩子心目中還有多少的說服力呢?
是以,大家值得省思一件事,這是亞聖孟子曾說過的:「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我愛護他人,人家卻不肯親近我,我就應該反省自身的道德品行是不是有所缺失;我管理督導下屬,下屬卻不聽從我的指揮,我就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充分應用智慧來行事,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上司;我禮貌的對待別人,別人卻仍然粗魯的回應我,我就應該反省自己的恭敬是否不夠周全。做任何一件事卻收不到應有的成果時,就應該反省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是不夠努力還是有欠思量處。若是做每件事都能這樣,身心自然就會端正,其他人也會漸漸順服你。就像詩經上說的:「事事配合著天命倫理,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請看蔡志忠的[反求諸己]動畫(純為推廣中華文化固有理念,如有冒犯您的智慧財產權,請留言告知,定必儘快刪除,以示尊重,先行致歉)
後記:從事體制外教育(晨光、經典故事志工)的花路米叔叔常常遇到志工朋友"教學場域控制"的疑惑,其實可以用上面所述的經典解惑哦,網路搜尋了一下,有位高中教師是這樣悟道的: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