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要

當在地智慧遇到外來干預時,往往不敵強權詮釋,除非跨領域協同人文、科學、法律、生態、永續、人權……等再詮釋在地智慧引響輿情才有機會讓全社會理解與生態環境共生的傳產生計應該優先被保留。

當在地世居居民未獲得聯合國賦予世居原生住民保障的事先知情,藉由游說刺激民眾黨立委協助澄清蘆竹溝案被無解的事項與倡議社區事先知情權。在地居民期待的選擇傳產而非被強迫改變生計模式的光電產業。

因此友善生態農漁向來是部分以【習慣採購負責任的生產或者是期待有食品安全的生產模式的消費者】 成為他們生產的客源,於是他們的生計與這樣的傳產模式綁在一起

他們維繫傳統生計的生態價值是什麼?

蚵對海淡交會區生態環境是 淨化水質的濾食物種,其衍生蚵殼除了固碳功能減緩氣候變遷,還可以當作鴨子的飼料添加物(蛋殼鈣質來源),蘆竹溝蚵棚本身等同牡蠣造礁的生態系統達到生物多樣性功能。魚塭生態複合養殖與潟湖的蚵棚生態也產生互利共生。

在地老中青3代為何守護傳統生計價值?(人文與傳承)

這個地方有別於其他聚落,其人口結構並沒有過度老化,年輕人願意延續友善生態養蚵與水產方法投入傳產,算是偏鄉少數人口未減少的聚落。

世居的在地老人看到了希望願意傳承技藝,仍然持續傳產(里海倡議的價值)

SDGS蘆竹溝.png

 

在地因為傳產生計,養蚵水產工作區沒有過度的現代化地景,反而呈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太樣,是村中部分中生代所珍惜的!也因此,藉鏡頭紀錄傳產與生態之美,吸引大量外來釣客到潟湖蚵棚區與攝影愛好者取景。

漁村簡樸的蚵寮工作場景時時可見老中青甚至年少者參與,其實可以紀錄蚵寮工作者的特寫敘事在地故事與在地智慧。

 

跨域、自救會發展【再生能源糾察隊】相關立法需求獲高金立委支持,議員陳昆和也提出以台南民間人士籌組NGO 共同督促大型企業負責任的採購友善生態環境的再生能源供電來源。

 

 
   

討論:

蘆竹溝世代傳產:養蚵、養水產和捕魚,打從這塊海埔新生地在清朝出現時就是現在居民祖先首次踏入這塊無人沙洲賴以生存的生計模式,蘆竹溝一輩子養蚵的老人為何不要光電入侵家園?

在地子孫表示:潟湖中牡蠣養殖與岸上漁塭養殖形成一個共生圈,岸上養殖多餘的營養供給牡蠣,海水經過牡蠣凈化才供給岸上漁塭,他們因應牡蠣苗流進漁塭,牡蠣產卵期不進水給魚塭。

在地智慧:世代謀生方式友善生態環境(與環境共好)也因為新生代願意回鄉,讓清晨就開始在蚵寮工作的養蚵讓老人們看到希望,這就是里海倡議的創生價值;

然而,他們當心光電設施影響水質並非政府僅用某個剎那間少量監測數據可以反駁的,蚵對水質的劇烈波動是會死掉的!(包含鹽度溫度濁度……)

 

過程中參考跨域合作與研究及知識到行動、有關FPIC、苑裡反瘋車自救會,藉本案來龍去脈與對照我國缺漏政策環評的再生能源推動政策執行面演替脈絡後,與自救會成員和跨領域專家學者、民代和支援者討論規劃不同階段的不同面向行動,持續研究可資奠基行動理論文獻與現有法規及國際規範適切調整之。例如:

陳抗期間居民感受西南風大型光電廠產生的熱吹向住宅區,跨領域團隊協助提供文獻證據採取現地科學驗證下風處居家開放空間遮蔭下高溫達43度且濕,超出生存環境,要求官商進行長期科學監測,作為光電開發重要依據,避免爭議類案再生。

TDR 事先共同規劃時間沉長

藉參與式行動研究對原無組織化自救社區建構支援體系前,需要就其尺度在政府大尺度位階應注意而未提供世居者事先知情認可權導致重大社會環境陳抗事件,學研投入必須研究政府跨業管機關法規與送審程序正義歷程,相關資料蒐羅匪易。分別向中央地方民代建立夥伴關係。也和南社大、中山、清大等學者逐步發展生態面向、濕地碳匯面向、法律面向、能源面向與法規權益面向建構學者聯繫窗口。

 

 
   


在本案善用永續發展各項指標推動永續:

 

【關鍵詞】環境行動;社區參與;陳抗;跨領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兩袖清風 的頭像
    兩袖清風

    花路米叔叔。蝴蝶效應

    兩袖清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