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花路米叔叔
- May 29 Sat 2021 08:22
既然台灣缺電總是要找出好的解決方案:核能救台灣
- Apr 05 Mon 2021 22:46
「要從 510 億噸降到 0,再不減碳就來不及了」,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保護既有的並增加碳匯基地
「全球加熱」的衝擊與日俱增,但單靠「官方呼籲」或「道德勸說」,卻往往不足以撼動既有的產業行為。這時候,唯有加諸適當的經濟誘因與市場干預,才有可能達成所謂的全球減碳、降溫目標。國際將把碳排與碳匯進行量化、價格化,以制約碳排放。
- Mar 26 Fri 2021 11:22
SMR
【美國五角大廈戰略能力辦公室決定2種SMR進行最終設計】
隨著雷射武器的普及,人造外骨骼的裝備以及軍事車輛電動化和作戰資訊化的發展;以及未來電磁軌道炮的能源需求,未來的美軍前線作戰是越來越耗電,美軍目前每年使用大約30太瓦時的電力,每天使用超過1000萬加侖的燃料,隨著未來前線能耗水平的繼續增加。美軍正開發可運輸的核反應爐來滿足這一不斷增長的需求,原型反應爐將設計為在滿功率運行三年的情況下提供1-5兆瓦時的電力。
- Jan 06 Wed 2021 11:20
支持廢核發展100%再生能源的請提供論證
減緩氣候變遷,在學術、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許多努力都集中在專門針對被歸類為“可再生”(主要是水電,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波浪能和地熱能)開發的能源技術的能源情景中,而常常明確地排除了核電。
然而,研究證明用再生能源邁向非核家園已經大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且是持續進行式!
- Feb 01 Fri 2019 14:55
給人民用鈔票選擇能源權利,才是真正能源民主
- May 29 Tue 2018 09:16
節電專家呼籲 為健康開冷氣 該跳電就讓他跳電吧
- Mar 28 Wed 2018 12:21
歐洲現況明白說明以核養綠 比廢核乾淨多了
- Mar 28 Wed 2018 12:02
【政治算計】 德國有台灣也有
【政治算計】 德國有台灣也有
德國聯邦環保署3月27日新聞稿, 如果不看他的標題而直接從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去年 CO2碳排放量跟2009年相比,從790(百萬噸)微幅波動到去年797。可以說德國碳排沒有降嗎?
- Mar 05 Mon 2018 14:41
1家1年省萬元! 節電達人10招
- Mar 05 Mon 2018 14:18
媒體報導社區節能成效(能源局表揚社區)
華視報導